欢迎您注册我网全免费论坛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雪莉纪录片预告曝光,其母哭诉“妈妈来晚了”,生前好友哽咽落泪
文/丁敏君
日前,崔雪莉的纪录片公开了最新的预告,但却引发了部分粉丝的不满。
在粉丝们看来,制作公司推出雪莉的纪录片无疑是在消费她,但也有网友们认为,为已逝名人出纪录片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反而是粉丝们的行为令人感到不适。
有时候把所有的事情都上纲上线,何尝不是变相的“道德绑架”? 雪莉离世11个月,纪录片即将上线却遭抵制
距离人气偶像雪莉离世已经过去了近11个月的时间,日前某家制作公司发布了一段雪莉纪录片的预告,并表示完整版的视频将于近期上线。
在预告片中,雪莉生前的好友少女时代的黄美英出镜并且提及了自己对雪莉离世的看法,黄美英表示在雪莉最困难的时候自己没有意识到问题,也没有帮到她,对于这一点黄美英感到很抱歉。
此外,关于雪莉原生家庭的问题也很严重,纪录片中还提到了雪莉母亲的事情,她的母亲在雪莉离世后直言:“妈妈来晚了。”这也吸引了大众的关注。 不过除了一部分关心雪莉的网友期待预告片早日上线之外,也有粉丝表示不希望纪录片问世,原因则是他们认为制作公司是在消费雪莉。
原本是为了纪念雪莉制作的纪录片,如今却遭到抵制,这也让制作公司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一面是想要通过纪录片来纪念雪莉的网友们希望快点看到成片,一面是部分极端的粉丝认为该制作公司不应该制作这样的内容。
而更为客观的意见则是,很多逝世的名人其实都有纪录片,这也是对该明星的一种纪念方式。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只有该明星的人气和地位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其生平的经历才有可能会被做成纪录片,这次雪莉的故事能够被拍成纪录片其实也是对她的认可。
在这样的情况下,“雪片论”却再现江湖,似乎只要谁再提起与雪莉相关的话题,都是雪崩时落下的那片“雪花”。 逝世名人都有纪录片,为何雪莉特殊?
那些不希望雪莉的故事被拍成纪录片播出的人其实也有自己的考虑,最重要的原因其实是因为雪莉在离世之前曾经长期遭受网络暴力,还有一种说法是,雪莉是因为承受不住外界对她的评价才选择自杀的,如果将雪莉的这些经历都拍成纪录片,无疑会对粉丝们和雪莉的家人造成更大的伤害。 所以如果粉丝们单纯是因为这一点才不希望雪莉的故事被拍成纪录片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毕竟这样的观点只在少数,而制作公司也是在获得了拍摄许可之后才进行制作的,仅仅是因为一部分人的反对意见就要将此前的工作全部否定也不太现实。 其实雪莉自杀离世一事固然留下了诸多的遗憾,但也并非所有人都是压垮她的那片“雪花”。
大部分网友还是心怀善意的,包括为雪莉拍摄纪录片的公司想必也并非是出于恶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事情都会被淡忘,但是如果将雪莉的生平用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缅怀方式,我们也没有必要把所有与艺人相关的事情都打上“阴谋论”的标签。 与艺人相关的话题都“敏感”,已分不清谁才是“雪花”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网络暴力给很多艺人带来了不可逆的损伤,包括雪莉、具荷拉在内的一众明星都选择用最惨烈的方式和这个世界告别,最终伤害的只有他们自己和爱他们的人。
而网友们也把在网络上发言攻击他人的那些人统称为“雪花”,可以说在“雪花”一词诞生之后,不仅是曾经网暴他人的人们开始受到约束,就连普通的网友们也是草木皆兵。
时至今日,很多网友都表示自己已经不敢参与任何与明星有关的话题讨论了。 似乎只要是和艺人相关的话题都很“敏感”,只要是网友们对明星提出了质疑,自己很有可能就成了那片“雪花”。
可以说,原本“雪花”是用来约束暴行的,但是如今“雪花”却无孔不入让人胆寒。
但这样的舆论环境是否真的有利于网络大环境的进步或是整个行业的发展,很难有人能够说得清楚。 但最直观的一点则是,如今人们就连正常发表观点都有可能被攻击,哪怕网友们的初衷并非是想要伤害别人,但最终的结果却是一样的。
就拿近期因为直播带货问题备受争议的郑爽以及因为“演技进步”而登上热搜的杨颖来说,有网友质疑郑爽直播中途“反悔”是不敬业的表现,却被粉丝们说成是在“攻击郑爽”,有人直言杨颖的演技依旧在及格线左右徘徊,却被说成是在诋毁杨颖。 普通的网友们似乎就连发表个人观点,或是对明星的业务能力进行点评都成了“错”。
这样的状况屡见不鲜,但是,一旦“雪花论”不再是一种带有正能量的约束,而是一种被美化了的“道德绑架”,恐怕只会让舆论环境变得更加恶劣。
所以该如何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你觉得雪莉的故事应该被拍成纪录片吗? |